iv书吧>英雄无悔之大唐风云录> 第三十六章 尾小记

第三十六章 尾小记

作者:尘墨语

推荐阅读:无敌佳婿陈华人在超神,从暴走华烨开始向晚晚白景川乔然左辰夜大圣归来,我孙悟空誓必屠尽神佛!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魇徒镇国神婿大唐第二帝国美梦情人我很有钱呀红尘暮酒两面派耶是豪门大小姐重生之三国王者当灾与我摘星辰婚后回应韩娱之巅替嫁娇妻花样哄

一秒记住【iv书吧 https://www.ivtxt.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及羽扇此物,个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丞相着名的轻摇羽扇,驾乘素舆,智珠在握的贤士模样。

另有就是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对美周郎““羽扇纶巾”

的着装描述,也是流传千古的儒将形象。

无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指向羽扇这种器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成为一种智者的身份代表。

羽扇起源,个人看到几种说法,晋人崔豹《古今注·舆服》:“雉尾扇,起于殷世。

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

也就说殷商时期就有羽扇雏形。

汉末流行于江东应是比较可信的,毕竟魏晋时期的咏扇作品中,如吴的闵鸿、以及晋的傅咸、陆机等多人都有《羽扇赋》流传,提及相应内容,只是其中各有说法,难辨真伪,个人认为有可能是魏晋风流影响下,对前人造型的想象加工,给予鹤氅、羽扇等物件特别的文化蕴意。

至于羽扇制式,东晋顾恺之的《斫琴图》中有相应描绘,只是现存为宋人摹本,不知是否准确。

而唐代大臣张九龄所着《白羽扇赋》,应是最接近个人作品时间线的,其中有言白羽扇为鸿鹄之弱羽,复有修竹,剖析毫芒。

提携密迩,方可摇动馨香,因此可以知晓是白色纤羽配合细竹编排,加工而成。

——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并非科普,请大家正确理解,若有问题或建议,欢迎提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